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忆母校——吴堡二中

2018-06-05 11:34:26   来源:   点击: 【字体: | |

  现在的吴堡中学开始叫“吴堡县第二中学”(当时的任家沟中学是一中),她创办于1958年,也应该是大跃进的产物。

  我是吴堡二中的第一届学生,1958年8月底去学校报名时,看到那么大的一架山上孤零零地只有8孔窑洞,就算是学生上课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兼宿室)、学生宿室、仓库、灶房一切所用的房屋,一百多名师生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

  全校教职员工十多人,他们中间有两三个来自于任家沟中学,一部分是从小学抽调上来的,另一部分是从外地下放来吴堡锻炼的干部中选拔来的。

  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一句话,什么也没有。

  学校领导管理机构设有党支部、团总支、教导处、总务处。学生组织有学生会,各班有团支部、班委会。

  学校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由刘炳行一人担任,团总支书记由薛德堂担任,总务处李保年是管理员,吴应南是会计。

  开办时招了我们两个班,一百名学生。

  开学后,我们基本实行的是半工半读的教学体制,早晨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建校或校办工厂劳动。学校办有水泥厂(没出产品)、木工厂、砖瓦厂。

  开学不久,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这时学校又组建了班、排、连军事组织,实行军事化管理,按劳卫制标准测试,加强了体能体质训练,那时会议也很多,有时感觉到真有些吃不消,大概一年后,劳动量减少了才基本走上正轨。

  过不久新的困难问题又来了,赶59年后半年开始,因为要给苏联还债加上全国遭灾,物资极度的匮乏。尤其是吃的东西,供应粮减少,副食品买不到,可以说全校师生都在饿肚子。我们有时饿得慌了就去喝白开水充饥,喝不下去就放点盐喝。

  教师办公、学生学习用的纸张、点灯用的煤油基本停供了,我们就回到家中拿来过去用过的作业本,用它的反面做作业,晚自习因为没有灯油晚自习是上不成了。

  学校由于是新办,教学设备一无所有,教学条件这么差,又赶上国家处在困难时期物资的匮乏,师生的生活极度艰难困苦,可摆在师生面前有着千头万绪的工作还要我们去做。

  我觉得那时,我们的全体老师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面对办学条件极差的现实,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从心态上,行动上,都是积极向上的,丝毫没有表现出多少畏难的情绪。

  我们的老师们,白天跟时应份地给我们学生上课,和我们一起参加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备课改作业,又有那么多的会议要去参加。他们每天都是辛苦的,可他们是无怨无悔的,他们想的是怎么通过思想教育,去塑造一代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人;通过自己的不辞劳苦认真地去教学,培养一代有文化有知识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他们每天都是在尽力地去工作着。

  我们的全体同学,更是血气方刚,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又红又专。红,就是加强思想改造,道德修养,使自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一心为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去努力奋斗。专,就是努力学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专业知识,将来出去为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那时可以说是求知若渴,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下课后认真做作业,复习课文内容,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明白绝不放过,我们粘着老师问问题,老师们又是那样满腔热情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答问题,直到弄明白为止。

  在劳动中,我们的师生都很吃苦,我们的老师和我们一样拢着老镢头挖土,推着独轮车运土,和我们一样调泥、挖砖、背砖,在办学初建校上,我们当时师生的建校功劳是不可抹煞的。

  那时没有什么体育器材,只有一两副单双杠是唯一的体育活动器材,但这没有影响到我们的体育锻炼,我们每天总是天刚蒙蒙亮就去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双杠上或地上做俯卧撑,练跳高跳远,再就是在公路上练长跑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我想,如果那时真有战争,我们都会是一个个合格的兵,也会乐意地去参战。

  那时我们中间有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火热气氛,人人都在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同学们经常去找老师,或相互之间拉话谈心,让对方给自己指出缺点错误,好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端正做人。在学习上,生活作风上,我们之间确实做到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暇的,是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

  我们那时全校可以说是充满了爱,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我们学生尊敬深爱着自己的老师,同学们之间也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我们爱着学校的一草一木,我们进校时领的凳子,三年坐下来走时还会是完美无损。到61年我们将要离校,我们还自买药品为教室大梁上杀虫,让自己的母校能够千秋万代永远兴盛下去。

  就在这样办学条件简陋,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老师的教学效果,我们全体同学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提高,我们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应该是令人满意的。我们毕业时的61年因为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榆林地区只是师范招了四个班,其他技校一概没有招生,高中也招生量很小,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年级三个班(后枣林坪并来一个班)有张保真、薛居英、薛物华、宋相仁、李智民、樊大受、郝冬英、高锦尚、馮玉禄、李仲智、李广旺、张世伟、王春旺上了高中,我和陈桂英、郝春玲(保送)上了师范学校。能有这么多的毕业生升学,就当时来讲这成绩是可观的。剩余的其他同学一般回了原籍农村当了农民。不管是升学的还是回农村当农民的,后来我们都在各条战线上做着贡献。回乡的陈文昌,在自己的家乡奋力苦干,在农业学大寨中做出了显著成绩,被县上选为出席省党代会的代表。

  我们将要毕业离开学校了,我们舍不得离开我们这个共同拼搏打造的团结友爱生气勃勃的班集体。我们提出申请,哪怕是去北大荒也行,让我们整体去那里为国家做贡献。申请提出后,最终学校回话说,“请示上面没有这样的政策”,我们的美好愿望没能实现。

  到最后分别时,我们的班主任刘汉杰出资买了点小吃,也就在他的办公室举行了简单的毕业座谈会,我们全体师生坐在一起进行了欢快洋溢的交谈。第二天就互相衔泪告别了我们尊敬的老师们,我们亲爱的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培育我们三年的亲爱母校——吴堡二中。

  我想,同样我们甲班的班主任呼建文老师,丙班的班主任魏光华老师也一定会和刘汉杰老师一样举行这样的毕业座谈会,这两班的师生们和我们是同样的心情相互衔泪告别,恋恋不舍地离开自己亲爱的母校的。

  60年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的那些老师和同学们,没有忘记在二中时期的那段甜蜜的学习生活日子,今年母校举行60周年校庆,我将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母校,算是我表达对母校的一点感激敬重怀念的心意。 

 2018年5月


  (薛芳春,男,1940年生,中共党员,退休教师,吴堡县人)


相关热词搜索:二中 吴堡 母校

上一篇: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下一篇:夕阳生辉 奉献不已 老有所乐----记清涧县离退休干部党委副书记鲍荣友同志